5月21日下午,外國語學院邀請山東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時衛國,在圖書館四層報告廳作題為“翻譯學習與母語文化建設”的專題講座。此次講座由外國語學院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旸教授主持,外國語學院全體教師和日語專業全體學生聆聽了講座。

講座伊始,時衛國教授首先探討了傳統文化研究的地理分布,通過聚焦我國文化名家的群體特征,以其代表人物為主線,詳述了不同時代文化名家的主要研究領域以及研究成果。時教授結合國內外文化領域的研究成果,深入闡釋了傳統文化研究分布的地域特色以及母語文化建設路徑,為我們研讀傳統文化讀本和母語文化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啟示。
講座結束后,李旸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她指出,新時代的外語人才不僅需要了解世界文化,更需要了解中國文化,傳遞中國聲音,在世界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促進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外語學科具有極強的應用性,同時也具有極強的人文性,人文是心靈的涵養和歸宿。同學們除了要練好內功,還要廣泛涉獵文史哲,學會批判性思維,做一個自主、開放、包容、理性的思考者,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實現自我價值與祖國發展的“同頻共振”。
外國語學院落實“科研建設年”目標,圍繞學科前沿發展、基礎教育研究及科研質量提升等主題,邀請學界專家開展學術講座及學術交流,不斷提升外國語學院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外國語學院)